发布日期:2025-05-21 03:10 点击次数:83
新华社记者王默玲
“这几天天气好,多注意一下公园绿地附近的输电线路,可能会有风筝挂线的故障。”在上海输电数字化运维监控中心里,何冰盯着输电线路的监控画面说道。
作为国家电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回想起近20年前入职成为一名运检工人的时候,立塔放线、肩扛手拉,何冰坦言,“工作内容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拼体力”。
但如今跟随何冰,走进输电运检工人们的上海鹰眼无人机智巡中心,记者看到,几代无人机一字排开,新技术、新发明的专利整整挂满一墙,工人们常常坐在一起“头脑风暴”讨论技术创新的圆桌旁,一幅字格外引人注目——“技术只有起点,创新没有终点”。
“技术工人不能硬吃苦、不用脑。”何冰说。
10多年前,也是一个春日,何冰与同事们在浦东新区巡检的时候,看到一条高压线路上缠绕了风筝线,已然造成第一条线路的跳闸,眼看着飘荡的风筝线马上就要缠绕到第二条线路上,“那时候风雨欲来,工人们爬到线路上处理十分不安全,只能眼睁睁看着第二条线路在我们的头顶上跳闸。”何冰说,“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无可奈何,真是恨不得能拿起一个飞镖把风筝线打下来!”
“我们‘线路人’必须要从创新里找办法!”这次“遗憾”虽然刺痛,但也激发了何冰的斗志。
2015年,上海电网引入了无人机技术,何冰一听说,便主动报名学习,牵头组建无人机团队,先后实现了喷火清障、激光测距、自主巡视等多种类型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他推动成立的上海鹰眼无人机智巡中心,用“无人机巡航+人工特巡”的运行模式,在诸多重大保电工作中,实现了线路零故障。
不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飞镖”,会喷火、射激光、自动飞的无人机,让何冰与同事们彻底告别了曾经的“无可奈何”。
何冰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盯上了输电线路巡检的“硬骨头”——多数故障都是事后处置很少能事先预防。他带领团队整合输电线路上的各种数字化设备,搭建统一端口、优化系统流程,完成了上海输电数字化运维监控中心的建设,逐步实现了对上海主电网全部500千伏和大部分220千伏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何冰及其团队还引入AI算法,监控中心如今升级成了“智能大脑”,可实时分析监测输电线路的环境、状态、气象等,24小时守护超大城市的输电安全。
近三年来,给输电线路“治未病”的监控中心提前预警和处置的缺陷隐患超1万起,实现上海主电网输电线路跳闸事件数连续三年下降,创造了近3.4亿元的经济效益。
当记者问何冰接下来的创新计划时,从柔性材料开发到电力气象预测,再到电力数据分析,他的眼神闪烁出熠熠光彩,大概这就是对于创新最纯粹的热爱。(完)
图片 《屏蔽力》畅销2.7万册,加印5次,卖出3个版权:繁体版+韩国版+越南版作者:香克斯(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不要因他人的指责怀疑自己,认清价值、远离恶意环境、保持善良坚定,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翱翔。 “你之所以老是被骂、老受欺侮、老受折磨,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不够乖顺,而是因为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有罪。”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遭遇一些无端的指责、欺侮和折磨。 很多人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不够乖顺,所以才会遭受这样的待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
图片 《屏蔽力》畅销2.7万册,加印5次,卖出3个版权:繁体版+韩国版+越南版作者:香克斯(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不要因他人的指责怀疑自己,认清价值、远离恶意环境、保持善良坚定,...
一家人出游本是开心事,却有人为图省事把安全抛在脑后。近日,一名驾驶人为带全家出行,竟让一家六口挤在一辆核载5人的小轿车里上了高速,幸亏民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近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吉...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
244021 配画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